(通讯员 徐萌 记者 王振喜)近年来,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从学校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践,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引领人才工作上水平,开创全新工作局面。
坚持政策破冰先行,打造人才流向的洼地。人才政策是吸引人才的“敲门砖”。好的人才引进政策能够产生人才引进“虹吸效应”。学校在深入调查研究、系统对比分析、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了《东北石油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将人才进一步细分为2个层次、10个等级,大幅度提高新进人才待遇,给予优秀博士研究生省内一流、东北三省较高的福利待遇,形成比较优势。同时,进一步淡化第一学历等身份要求,唯才是举,以学术成果论英雄,找准人才洼地,形成人才竞相涌入的良好局面。今年3月份以来,学校已接收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水平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就业意向80多份,签订意向协议45份。
开辟“三靠三引”渠道,铺筑人才引进的坦途。人才引进不仅需要“引进来”,更需要主动“走出去”,找准目标,立足实际,精准施策。近年来,东北地区人才引进工作形势严峻,在认真研判学校人才引进面临形势和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基础上,学校提出“三靠三引”,即“靠家乡引老乡,靠校友引校友,靠人才引人才”,以感情为纽带、以事业为桥梁,推动人才引进工作迈上新台阶。靠老乡引老乡,就是以东北地区高水平大学博士研究生和国内高水平大学东北籍学生为重点引进对象,用情引人,吸引优秀学子留在家乡、回到家乡。靠校友引校友,就是充分发挥在高校科研院所工作的校友作用,广泛发动校友推荐其所在学校的优秀校友来校工作。靠人才引人才,就是用交流合作扩大与校外人才的“接触面”,通过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来校工作。
今年3月份以来,学校人事处带队,各院部积极配合,十天内辗转三省四地,参加多场招聘,意向签约博士研究生数量、层次均创学校近十年来同期最好水平。其中,校内人才引荐海外高水平大学博士研究生4名,意向签约3名。
借势区域政策红利,构筑人才聚集的高地。人才引进工作不仅要善于“筑巢引凤”,还要积极“引凤筑巢”。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形势下,东北地区未来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红利。为此,我们要善于把区域政策红利落地转化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助力。一是要抢抓高层次人才“回流潮”,充分利用国家一些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对西部、东北地区的政策倾斜,吸引中东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大雁北归”。二是要把握黑龙江省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政策红利,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学科引进一批业内顶尖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借助大庆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人才支持政策的优势,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目前,大庆市政府无偿提供的博士公寓已投入使用,进一步增加了学校引才砝码;成功联系两名中东部地区知名学者来校申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进一步抢占了人才回流的先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教授回校受聘特聘教授,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