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东油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东油要闻 >> 正文

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海上三角洲沉积油田整体加密后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阶段检查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18-05-21 发布人:赵秀波

      (通讯员 孙宁 记者 赵秀波)5月15日,我校承担的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海上三角洲沉积油田整体加密后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2016ZX05025-001-002)阶段检查会在图书馆五楼会议室召开。中海油研究总院开发总师张金庆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中海油研究总院专家海洋油气成藏与开发联合研究院院院长陈伟、中海油研究总院开发研究院院长胡光义、副院长田冀、油藏地球物理总师范廷恩、油藏地球物理首席工程师高云峰、高级工程师宋来明、梁旭和刘晨,中海油研究总院技术研发中心油藏资深工程师唐恩高,中海油研究总院科技管理部副总经理张媛、主管王欢出席会议。我校科研处长王明吉、副处长范振中,地球科学学院、石油工程学院等单位主要领导参加会议。

ZXB_0806鍓湰.jpg

 

ZXB_0798鍓湰.jpg

中海油研究总院开发研究院院长胡光义主持会议

       课题负责人马世忠、张继成分别进行了汇报。马世忠教授汇报了海上油田整体加密后油藏精细描述、海上油田整体加密后断陷盆地斜坡变化带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储层模式、海上油田整体加密后剩余油分析技术等成果,张继成教授汇报了多层砂岩油藏层间干扰评价方法与规律、层系细分与井网调整技术界限、整体加密后开发效果评价、局部加密潜力等成果。

ZXB_0815鍓湰.jpg

马世忠教授汇报

ZXB_0821鍓湰.jpg

张继成教授汇报

       评审专家在听取汇报后,进行了充分审议。评审专家认为,马世忠、张继成团队通过两年多工作,对绥中36-1油田沉积模式、小层划分、沉积微相描述、开发现状、层系井网调整界限等方面有了新认识,在方法上有很强的创新性。对我校研究团队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详细的建议。评审专家一致同意“海上三角洲沉积油田整体加密后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2016ZX05025-001-002)子课题通过中期检查验收。
      “海上三角洲沉积油田整体加密后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 是“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海上稠油高效开发新技术”项目“海上稠油油田开发模式研究”课题的子课题。研究目标是针对海上大井距、大斜度、有限岩心测井资料及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形成海上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及非均质储层精细模型向数值模型的高保真转换方法。揭示层间干扰机理与规律。给出多层砂岩油藏层系细分与组合界限及合理方式,明确层系细分后井网调整策略,对整体加密后局部加密开发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研究局部加密开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