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东油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东油要闻 >> 正文

【不忘初心——寻根东油】老教师系列专访之跟老部长追溯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建校创业育人的光荣传统

发布时间:2016-11-23 发布人:孙晨光

  (图/文 孙晨光)申宝库,1939年生人。1961年6月6日从黑龙江石油学院调到东北石油学院支援建设,1961年至1973年在我校供应科工作,1973年至1977年调到我校政治部组织组负责落实政策和组织部日常工作,后任党委组织部长,为我校建校以来第三任组织部长。1984年1月3日至1999年7月22日,他连任我校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党委委员,亲身经历了东油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建校、创业、育人的全过程。
 

  【编者按】2016年11月16日,记者来到离退休管理处活动室采访了我校原组织部部长申宝库。78岁的老部长,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说起话来字句铿锵、中气十足。当谈起学校的发展历史时,他眼中闪烁的光芒令人印象深刻。


  1959年9月26日,国庆10周年大庆的前夕,一个世界级特大型油田——松辽油田被发现,从此中国的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为了满足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和松辽油田开发对人才的急切需要,经周总理批示,石油部决定在开发大油田的同时,在当时石油大会战指挥中心所在地安达县建一所石油学院。1959年开始的3年自然灾害让国家整体经济十分困难,建设工程下马,学校停办、机构压缩、人员精简,建校资金、物资,甚至老百姓生活必需品都特别短缺。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东油的建设者却要迎难而上,在一片荒原上创办一所大学。他们成功了!他们不仅为共和国的石油工业建起了一所输送优秀人才的专门学院,他们的精神还赓续传承,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东油人续写传奇。


  “听说要支援建设东北石油学院,20来岁血气方刚的我兴奋了几夜没合眼,一个念头在脑海中愈来愈强烈,‘我要去安达、建东油!’”


  1960年5月,松辽石油会战指挥部抽调了30多名转业军人和会战职工组成了安达石油学院筹备组。1961年3月又改名为东北石油学院筹建处。1961年5月7日,石油部副部长周文龙来石油学院筹建处召开办公会,宣布东北石油学院为石油部直属高校,学制5年,设4个系、6个专业,规模暂定4000人。为了给大油田尽快地培养出建设人才,要求石油学院加快建设步伐,实现当年建校、当年招生、当年开学、当年上课的目标,尽快把毕业生培养起来。当时,已经报到的人员分两路开展工作,一路在北京石油学院培训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设备采购计划,一路在安达建校舍。
  大油田上要建新大学,这是了不得的消息。1961年初,在黑龙江石油学院工作的我,听说要支援建设东北石油学院,二十来岁血气方刚的我兴奋了几夜没合眼,一个念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愈来愈强烈:“我要去安达、建东油!”随后的日子我整天缠着人事处长,要求调往东北石油学院,终于获得了批准。
  第一批我们4个人一起由哈尔滨兴高采烈地拿着调令、背着行李来到安达,一下火车就四处打听学院的位置,走遍了农垦1号院到8号院都没找到。4人一合计,大学不能建在闹市区,肯定在市郊,应该有气魄的校门和高耸的楼群,然而仍无所获。最后,到远处几栋平房打听,碰到一位烧开水的工人,他告诉我们这里是农垦9号院,也就是东北石油学院所在地。我们4个人惊得目瞪口呆。眼前这几栋养鸡场遗弃的破平房,别说是一所大学,就连农村的小学校也够不上。他见我们不相信的样子,指了指房山头钉着的一小块木牌,上面果然写着“东北石油学院筹建处”。看到木牌的我心凉了半截,抱着满腔热情和希望由繁华的哈尔滨来到的竟然是这样一所有名无实的大学,上当、受骗、失望、后悔,什么样的心情都有。校园还是一片农田、荒原和坟墓,这样的状况实现当年建校、当年开学是谈何容易?


  “咱们东油建校有三个传家宝,‘干打垒、捡粮、种地’,在那个艰苦年代对学校的建成和教学工作正常进行起了很大的作用。”


  干打垒
  当时已报到的教职工有100来人,松辽油田会战工委又派来了一个建筑工程队有几百人,开始建干打垒土房。一旦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建校热潮中,一切不愉快的心情全忘了。那时我在供应科任计划调配员,我们科长是1928年入党,在陕北公学学习过的老革命李清涵。副科长是与当时任副院长的李镇靖由扮假夫妻从事地下工作者变成真夫妻的张婉华。建干打垒房子用的干草又乱又长,工人很有意见。工程干了3、4天,进展很慢,急需铡草刀,但采购员都不在家。科长临时交给我这项紧急任务,给我一台破汽车、200元钱,限我一天内买回10把铡草刀,还告诉我完不成任务就要影响几百名工人的工程进度,供应科要负责的,你看着办吧。这项任务,没交代到哪去买,买什么规格的,向谁去买。我胆怯的问科长一句,买什么样的啊?科长只回了一句:能把草切断就行。这对我这个22岁的毛头小伙子可不是容易的事儿。当年的作风就是这样,叫做“雷厉风行、大干快上”,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工作人员接受任务有五不准:“不准讲条件、不准提困难、不准拒绝接受任务、不准消极偷懒、不准虚报成绩瞒报问题”。每天的工作晚上都要讲评一次,完成好的当场表扬,完成差的当场批评。正当我想不出办法为难之时,司机是一位30多岁的转业兵,我俩一商量,咱到农村买农民铡喂马草的大铡刀吧,那东西没准儿能管用。开车跑了十几个村屯,农户家的铡草刀都要留着铡草喂马不肯卖,我就挨家挨户的跟人商量。终于,买到了10把大铡刀,每把10元,还剩回100块。下午4点直接送到工地,一试验,又快又好用。李科长表扬我任务完成得好,没有影响工程进度。这时我才感到又累又饿又渴,只顾着完成任务思想紧张,中午饭没吃、一口水没喝。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么一伙人,两个多月建起了11400平方米的干打垒房子,有学生食堂、合班教室、学生宿舍、办公室等。1961年9月7日举行了开学典礼,终于实现了当年建校、当年开学的办学奇迹。这在世界大学的建校史上可能也是为数不多的创举。
  捡粮
  开学不久,学生由于吃不饱,天气又冷,出现了营养不良浮肿的现象,体育课不上了,球场上没人打球了,一切消耗体力的活动都停止了。教室太冷,老师讲课时经常听到学生跺脚声。后来全院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老师讲课中间要停几分钟,让学生跺跺脚搓搓手,暖和暖和再接着上课。当年10月份,才开学一个月,各系报告学生患感冒、浮肿病住院的却越来越多。11月7日,学校党委决定停课两周,派出900多名师生分三路到北安、克山、萝北的农场捡粮。当时,农场都用机器收割,丢掉的粮食多。捡粮大军在冰天雪地里捡粮,吃的是冻土豆、冻白菜、玉米面窝窝头,睡的是干草地铺,但师生们没有一个叫苦退缩的。他们唱着歌出工,唱着歌收工,相互比着谁捡的粮食多。大家还开玩笑说,咱们采取的是“地道战”加“游击战”的战术。“地道战”就是挖老鼠洞,一个老鼠洞里能掏出七八斤粮食。“游击战”就是派人探查到哪块地的粮食多,全队人就转移到哪里捡。十几天功夫捡回黄豆8万多斤,解决了学生营养不良的问题,保证了教学正常进行。
  种地
  靠捡粮解决吃不饱、营养不良问题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学习大庆各单位的办法,自办农场,种粮、种菜、养猪。1962年春,学校在大立志屯开荒70亩,自制开荒工具,人拉犁种地。那一年秋天雨水特别大,成熟的土豆都泡在水里了,我们就排成横队光着脚在泥水里摸土豆,再弯腰用手捞出来,一天把水里淹的土豆都捡回来了。
  1964年又接收大庆工程指挥部在升平公社的土地3000亩办农场。学校规定教职工每年到农场轮流劳动两周,学生劳动一周,形成制度坚持多年。不仅解决了师生粮菜肉食不足问题,也使师生养成了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那个年代我校学生身体素质在黑龙江省高校中是比较好的,省内体育比赛总是前几名,有一年我校女子足球队在全国高校女足比赛中还打进了前六名。
  “干打垒、捡粮、种地”,在那个艰苦年代成为建校史上的“三个传家宝”,对学校的建成和教学工作正常进行起了很大的作用。1962年8月16日,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康世恩来学院视察,他在干部会上讲,“大庆石油会战有四大成果,在短短的几年里建成了一个大油田,一个大炼油厂,一所东北石油学院,一所研究院。你们发扬大庆会战精神、铁人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一片荒原上实现了当年建校、当年开学,很了不起嘛,我向你们鞠躬了”。听了部长的表扬,一切辛苦劳累全忘得一干二净了。也让我认识到大庆精神的伟大:决心有多大,干劲就有多大,只要有决心、有拼命的精神,什么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什么奇迹都是可以创造的。


  “咱们东油艰苦奋斗士气高,那时大家的头脑中根本没有上班、下班的概念,除了吃饭、睡觉都是工作时间。”


  那些年的条件实在艰苦,当时住的都是干打垒的房子,冬天一冻,墙就冻裂了风从裂缝呜呜往里灌。屋里都是火炉子,火墙,睡觉之前都把火墙烧得特别热乎,30多度,等到下半夜冷了,冷风往屋里一灌,零下好几度。冻得没办法睡不着觉,就用破棉花、破报纸塞墙缝。一早上起来,牙缸冻在洗脸盆里,穿的靴子、大头鞋冻在地上,就把大头鞋拽下来穿在脚上才开始洗漱。
  1961、1962年,全国物资十分紧缺,基建用料、生活物资要到萨尔图供应指挥部调拨,教学仪器设备要到全国采购,供应科抽调20多名没有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师组成8个采购组,每组3个人,到哈尔滨、沈阳、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广州大城市驻点采购。我是计划调配员,每晚9点到11点都要与其中4个采购组通长途电话,了解已采购到的物资和往回发货的时间,再下达新的采购计划。那时长途电话很难打,接通难,杂音大,要安个增音器在电话旁边,通话时间都是与每个组事先约定的,分单日、双日,每个采购组间隔半小时。
  我还要经常从安达到萨尔图供应指挥部报基建用料计划,开调拨单,都是乘早7点的市郊火车。这趟车票价低,条件差,都是通勤职工、小商贩乘坐,车上特别拥挤。有时上不去车,就挂在车门外,一个车门能挂两三个人。为防止意外,就用背包带套在手腕上,再拴在车门扶手上。车开起来迎面小风很厉害,吹的脸干燥裂小口,几天都不敢洗脸。有时还要饿着肚子干装卸工的活。那时每月定量28斤半,还要节约2斤支援灾区,每人每月只吃26斤半粮食,年轻人饭量大吃不饱,全校办公室人员轮流到野地去挖野菜,交给食堂做大菜团子。这种菜团子个头大,一个能装满一碗,但菜多粮少,吃到肚里不顶饿。顿顿饭总是吃不饱,就拼命喝食堂做的高汤填满肚子。这种高汤是用白开水放点葱花、酱油做的。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到农田捡甜菜叶子、冻土豆用脸盆煮着吃。就是饿成这样,还要经常装卸汽车,整箱的大玻璃、大电动机、水泵都有几百斤,4人用木杠抬着上跳板装车,压得两腿直打颤,只好一手握抬杠,一手拄根木棍上跳板。遇到装钢筋、水泥、木材、沥青那就更惨了。就是这么累、这么苦,只要科长带头,就没一人叫苦叫累的。那时在大家的头脑中根本没有节假日、星期天,白天、黑天,上班、下班的概念,除了吃饭、睡觉都是工作时间,半夜有事装车卸车,爬起来就干。
  那时候,一个月能看上一次露天电影就是奢侈的文化生活了,为防止蚊虫叮咬,大伙穿上雨衣雨靴看电影,电影看完闷出一身汗。年轻教师用二斤糖、一袋爆米花、两盒烟就可办一场热闹的婚礼,没有婚房,用一间没有用过的厕所当婚房,门上挂着厕所的牌子,屋内是温馨的家。 


  “咱们东油育人传统好,用大庆精神和铁人事迹教育学生,激发他们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形成了几十年不变的好传统。”


  建校初期,办学条件差,生活艰苦。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同学间通信时,他们会与大城市的高校比较,都说东北石油学院是干打垒的破大院。学生思想很不稳定,无法安心学习,对专业不满,怕艰苦,要求退学的很多。学校领导就组织机关干部、教师深入学生班级、宿舍、食堂与学生谈心,用大庆精神和铁人事迹教育学生,油田的领导和铁人王进喜也来学院做报告,讲大庆油田发展的大好形势,讲油田的建设极缺人才,激发他们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不但稳定了学生队伍,还形成了几十年不变的好传统。可以说,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办学育人是我校的专利,是不同于全国高校的特色。
  建校初期抓教学的副院长唐海是1937年上海交大毕业生,1938年到延安,曾担任过1946年中美军事调处某地的中共代表英文翻译。他很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各专业各门课程都要制定“三基提纲”。他很重视学生的外语学习,亲自给学生上英语课,教师都很佩服他的英文水平,曾问他英文水平能达到什么程度,他说伦敦BBC电台播音员的水平吧。他要求各系一定要给学生开实验课,没有实验室就把马棚隔开当实验室;没有实验台就借食堂的饭桌,把桌腿绑在一起,摆上实验仪器就是实验台;没有自来水就把大水缸放在高处,装满水插上胶管,用嘴一吸,自来水就有了;没有加热器,用石棉布缠上电阻当加热器;没有电,就用长长的电线接到室外电源上。这就是端水在牛棚中开实验的故事,这就是大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在我校的具体体现。
  在唐海的倡导下,学校各行各业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教书育人的口号叫得特别响。办学几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严把教学质量关,不断改革创新、陆续提出全面育人、质量为本、“一体两翼”;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分层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等等,与建校初期注重教学质量是一脉相承的。
  我校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育人的光荣传统和经验做法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两次在全国高校党建思想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和交流。一次是1991年6月26日,时任学校党委书记金国梁在大会上介绍经验的题目就是《用大庆精神哺育献身石油工业的一代新人》。另一次是1997年6月7日,我校再次在会上介绍经验,题目是《用大庆精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1996年7月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来大庆视察,欣然为我校题词:“用大庆精神育人,培养跨世纪人才”。   
   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育人的成果也可以从我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中得到反映。1993年11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青年干部工作会经验交流会上,到会代表155人,其中各企事业单位组织部长74人,优秀青年干部代表81人,会期9天,中组部、团中央、人事部领导和各大报社、中央电视台记者列席会议。8个先进单位和23个先进个人在大会发言。我代表大庆石油学院党委作为8个先进单位之一在大会上发言。在大会上发言和交流的优秀青年干部事迹材料我大致看了一下,有来自10所石油高校的36名毕业生。其中,我校毕业生12人,占1/3。我把这些人召集在一起开座谈会、合影留念,并跟踪了他们20年的发展足迹。后来,他们都成长成为了各油田、各公司的主要领导干部和总工程师,成为了石油石化行业的重要建设者和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