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胡蓥蓥 记者 杨雨剑)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学校党委“行走的思政课”建设部署,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革命纪念馆)的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之际,10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鹤岩、副院长冷翠玲及部分教师赴青冈县,与青冈县马玉祥博物馆签署“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共建协议。

按照协议规划,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马玉祥纪念馆将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构建稳固且长效的合作机制。双方将借助党建共建深度融合,通过积极开展主题微电影拍摄和“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源深度共享与优势互补,携手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签约仪式现场,王鹤岩聘请青冈县马玉祥博物馆馆长王晓庆、副馆长白玛央金担任我校思政课实践导师并颁发聘书。签约仪式后,白玛央金引领众人寻迹“最可爱的人”——马玉祥老人。白玛央金通过陈列的实物、图片、文字、主题雕塑及3D复原的场景再现了马玉祥在松骨峰战斗、勇救朝鲜儿童的光辉事迹。马玉祥荣归转业地方后,依然隐姓埋名支援边疆、守卫祖国海空。中国当代作家、诗人魏巍称赞他“做好了抗美援朝的上篇文章,又做好了和平建设的下篇文章,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此次签约共建是学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拓展实践育人平台,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共同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思政实践课堂,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内涵,助力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续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崭新篇章。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共建单位的沟通协作,完善合作机制,丰富合作内容,提升合作成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保障,让抗美援朝精神在青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激励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